奏嘛新闻

官方移动发布平台

听新闻

【连载】长篇纪实文学《最后一战》第十三章 格 杀

2024-02-17 10:03

2398649b36f64ee7a221c85a9c98e866.jpg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但其后少数未被消灭的日本侵略者仍负隅顽抗。1945年12月27日——31日,我山东渤海军区主力部队在冀鲁豫部队、平禹县大队、齐禹县大队的配合下,向日、伪、顽发起了声势浩大的禹城大战。此战不仅是山东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最后一战,而且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收官之战。

为了再现这场鲜为人知的抗日最后一战,德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德州市党史专家库总顾问陈璞平寻访禹城大战目击者、参战者及参战将领后代,广泛查阅有关抗战历史文献,精心撰写了长篇纪实文学《最后一战》。以气势恢宏的笔墨,全景式展现了禹城乃至鲁西北人民的抗战历史,特别是对禹城大战的真实历史进程进行了全面、立体的展示。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既有史料价值,又有文学价值。

2月5日起,奏嘛新闻客户端推出长篇纪实文学《最后一战》连载,敬请收看。

第十三章 格 杀

四子切断小野的喉咙,小野便再无还手之力,只好任凭四子陀螺般围着他飞速转了两圈,施展划、刺、击、带、扎、挑、斩等攻击手段,将他前胸后背变成了马蜂窝、血窟窿。这一系列连环刀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一般,前后不过半分钟。

1945年12月31日,夜,亥时。

雪停了,月亮不知何时悄悄钻出云层,幽暗朦胧的月光淡淡地洒落在鲁北大地上,北风带着血腥味儿阵阵扑来,使人感到鬼气森森,犹如置身冥土世界。濒临的东唐庄,经过7年前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至今人烟稀少,每到夜晚更是死一般寂静,当年屈死的冤魂恰似天上的繁星,一动不动,注视着尘世间这场复仇的对杀。

铁道路基旁聚集着数百名日本兵,蓬头垢面,破衣烂衫,苟延残喘,形同鬼魅,被数千名八路军战士围得水泄不通,已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或是决一死战,或是缴械投降,二者必居其一,别无选择。

双方对峙中,小野缓缓走到四子面前,四目相对,沉默凝视。仇人相见,分外眼红,面对不共戴天的仇敌,四子怒火中烧,新仇旧恨涌上心头,恨不得立刻上前将他千刀万剐。却不曾想,小野突然冲他弯腰45度深鞠一躬,这使他颇感意外,匆忙之中右手抱左手,还了一个抱拳礼。四子后来跟我说:“来而不往非礼也,即便是血海深仇、你死我活,也不能让小鬼子笑话咱大中华没有风度,不懂礼数。”

其实,四子的还礼也颇有深意。 一方面,高手过招最忌心浮气躁,小野是日本段位颇高的武士,是想借行礼之机尽快平复胸中翻腾的怒气。另一方面,自古习武之人切磋武功的抱拳礼分为两种:一是右掌左拳,一是左掌右拳。《道德经》曰“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意思是吉庆之事应以左为上,凶丧之事乃以右为上。四子行右掌左拳礼是要告诉小野:今日一战绝非以武会友,而是生死抉择。

小野本乃江湖之人,深悟中日武林之道,自然看出四子的用意。他并未发怒,而是微微一笑,用一口流利的中国话说道:“高桑,你的大大不够意思, 刀在我的手里,刀鞘你却始终不给。今日你要说话算数,我若胜你,这把刀鞘就要归我。”

四子闻听,火冒三丈,反驳道:“简直是胡说八道,这把宝刀是俺家祖传之物,是被你抢去的。也罢,你若能活过今晚,这刀鞘便归你了。”

小野冷笑道:“高桑,你的不要吹牛,今日我只要这把刀鞘,不取你性命。中日既然已经休战,我的,要带着这把宝刀回老家去。”

四子突然意识到小野是想在决斗之前激他发火,便稳定一下情绪,冷冷地说:“你小子能否回老家,还真得看这把宝刀答不答应。”四子随后抬高嗓音喝道:“小野,还记得你的脖子是在何处被谁刺伤的吗?就是在这里,你用这把刀杀害了俺的亲人。如今老天开眼,让俺在同一个地方用这把刀取你性命!冥冥之中,这就是对你的报应!”

小野闻言脸色骤变,瞬间又恢复常态,放下手中的三八大盖,从腰间抽出那把侍女短刀,淡淡地说:“身为大日本帝国皇军的勇士,消灭敌人是职责,受伤阵亡是荣光。你要想取我性命,有本事尽管来拿。今日我们公平比武,你我都用短刀,绝不占你便宜。闲话少说,高桑,请出招吧。”

自从刚才得知这里便是白雪当年被害的东唐村后,四子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东唐村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甚至空气中飘浮的气味都在强烈地刺激着他的神经末梢,迅速唤醒了他大脑深处那段最不堪回首的血腥记忆,激活了他体内压抑已久的原始野性和杀戮欲望。此刻,面对小野的恶意挑衅,他再也按捺不住血债血偿的复仇冲动。只见他仰天一声长啸,挥舞着手中匕首扑向小野。

短兵相接,命悬一线,讲究以静制动,来不得丝毫马虎。四子报仇心切,试图先声夺人,一招制胜,从一开始就犯了心浮气躁的大忌,使得这场生死博弈充满了惊险和悬念。

事过多年,四子和我谈及那场被后人视为经典的近身肉搏战,依然认为在战术运用上存有诸多失误,由于心情急躁,导致昏招频出,差点变成小野的刀下魂。

急,便是急于求成。

高手过招,讲究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博弈之中,抢先一步,先发制人, 或可占领先机,却也可能露出破绽,给对手以可乘之机,故而静观其变,待对手出招的瞬间,才是攻击的最好时机。这个时机如果把握得好,会使对手有 一种处处受掣肘而出不了手的感觉。就好比一只兔子,当它将要出洞的瞬间,你会轻而易举地将它擒获,而一旦兔子离开洞穴,你根本不知道它会奔向何方,再想抓住它可就难上加难。

因此,待竭制人、窥短制人、乘隙制人便显得至关重要,而四子却急于求成,沉不住气,授人以柄,变成了小野手中的兔子。

躁,则是心浮气躁。

高手短刀过招,讲究的是胆大心细、头脑冷静。短刀是近战之王,是攻击速度最快的武器,几乎出拳有多快,短刀的出击速度就有多快,再无任何其他兵器可以与它相提并论。短刀正是因为小巧,施展起来灵活快速,可以随时调整攻击方向和力度,攻击时可做利刃,防守时可做护臂,两把短刀交 叉起来,可以挡住几乎所有兵器的砍劈,攻击方式变化无穷,叫人防不胜防, 具有绝对一击必杀性,因此短刀攻击既要“胆大”,更需“心细”。然而,此刻四子的心智却被复仇火焰蒙蔽了双眼,一味蛮攻,犯下了“躁”之大忌。

果然,两人对杀之初,四子看似出刀凶猛,攻势凌厉,占尽先机,却被小野见招拆招,一一化解,并未构成致命的威胁。

其实,四子从一出手便看出小野功夫老道,绝非等闲之辈。只见小野正手持刀,手肘微曲,置于身体右侧。这种握刀手法攻能出击划喉割腕且招数灵活,守能严防对手夺刀而滴水不漏,进退自如,攻守有度,在江湖上极为少见。

四子连攻数刀无效,便开始用虚招试探对方的反应。四子想:你若对虚招毫无反应,我就虚招变实招,直接进攻;只要你有反应,就能摸清反应速度和出招套路,寻机破解。然而,不管四子如何试探,小野却始终只守不攻,找不到半点破绽。四子久攻不下,不免急躁起来,于是决定豁出左臂,进步贴身,以右手刀快速攻击小野要害,争取一击致命。但是,四子也深知这种以伤换死的打法颇有风险,如果小野识破他的目的,刺刀扎中他的左臂后,在里面猛劲儿一带,就会划出一个巨大的创伤,而对他的右手攻击早有预防,便会白白废掉一条胳膊,使他的功力大打折扣,接下来取他性命也就易如反掌了。

果然,当四子冒死贴近小野身边时,小野先是横举刀身将四子匕首挡开,随后手腕一转,在他左臂上用力一划,连同袖子在内划出一道又长又深的口子,再向内一翻,鲜红的血液顿时渗了出来,染红了棉衣。四子忍痛右手挥刀刺向小野小腹,却被早有防备的小野扭腰转身,刀尖由上往下拨开四子的刀刃,接着转而划向四子脖颈。四子猝不及防,只能撤刀后退,总算躲过这致命一刀。他晃了几晃,总算勉强站稳,右手紧捂左臂伤口,不住地大口喘息,早已疼得额头冒出一层冷汗。

此时小野狂笑一声,露出狰狞面目。他得理不让人,根本不给四子喘息的机会,开始发起猛烈反击,其技精奇诡异,招招取人性命,令人防不胜防。 四子左臂已废,疼痛难忍,但头脑却冷静下来,他知道小野内力深厚,自己功  力大减,不敢硬拼,而久拖不决,只会更加于己不利,于是决定示弱诱敌,便一边招架,一边后退,故意呼吸加快,变粗变急,似乎体力已经不支。小野不知是计,攻势更加凌厉。四子暗暗运起内气铁布衫,故意让小野连踢了两个 跟头。小野以为四子已是强弩之末,挥刀跳起,如大鹏展翅一般向四子猛刺 过来,就在刀尖将要扎到四子后背之时,四子突然身子一闪,避开小野,右手持刀顺势扭身回刺,使出当年镖爷传授的“闪电三刀”。

四子自从镖爷传授“闪电三刀”之后,从未实战用过,今日首次施展,果然大放光彩。那小野一招得手,得意忘形,正穷追猛打,忽见四子来了一个回马枪,大吃一惊,急忙后退,已慢了半拍,亏他老辣,竟然躲过前两刀,第三刀却结结实实捅进他的左大腿内侧。不等小野反应过来,四子左手伸出,牢牢抓住小野的右手腕,右手的匕首在他胸前虚晃一圈,突然扔掉,张开五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下小野手中的侍女刀。与此同时,他抬起左脚踢去,小野的身躯便直挺挺飞了出去,来了个恶狗扑食,整个脸蛋和地面接触,直擦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淋。

小野疼得大叫一声,翻身跃起,身子晃了几晃,总算站稳。看见宝刀被四子夺去,他恼羞成怒,“”地从腰间抽出指挥刀,恶狠狠地冲着四子猛扑过来。长刀对短刀,四子在兵器上明显处于劣势,什么公平比武的约定,早已被小野抛到脑后。

四子见小野抽出指挥刀,立刻高度警觉起来。

小野手中这把指挥刀是典型的日本武士刀。它刀身狭窄,刀刃锋利,刀背随刃而曲,两侧波浪形指甲印花纹清晰可见,刃口上凝结着寒光仿佛在不停地流动,更增添了犀利的凉意。

日本武士刀来源于中国唐代横刀,兼顾了直剑的刺击能力和弯刀的砍劈威力,而且是双手握柄,其威力及挥刀速度都远胜单手持刀。但是,它与中国武术刀相比,续战能力明显偏差。中国刀有双刃,且刀身自刀尖向下挺伸至刀把有个凹槽,学名“风刃”,俗称“血槽”。日本刀则是单刃,没有“血槽”。 中国刀刺入对方身体时,顺着“风刃”会带入一些空气,导致心脏跳动时没有血液的流动,加速死亡。中国刀“风刃”的作用能使身体内外压力平衡为一个大气压,轻易将刀拔出。日本刀刺入人体则会被紧紧夹住,很难拔出。所以,两军肉搏时,中国刀能砍能刺,日本刀只能劈不能刺,因为如果日本刀刺入对方身体,要用很大力气才能拔出,很容易在拔刀时被对方杀死,这也就是中国刀与日本刀的根本区别。

此刻,四子见小野挥刀冲来,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他知道:小野使用的这把武士刀只能劈砍,不敢捅刺,实战中出招速度自然慢了半拍,因为举刀必有破绽,从而给对方带来可乘之机。

于是,四子一边与小野周旋,脑子却在飞速旋转,寻找靠近小野的机会。四子说:实战中,兵器越长,优势越大,则反击及防御范围越大。虽然长兵器被对手近身后施展不开,但是短兵器要想近身非常困难。四子要想近身小野,不能被动防御,必须主动进攻,冒险一搏,在小野变招前快速冲进他的刀 围。但是,由于肉搏中两人距离太近,只要一个误判或者一个攻击失误,小野就可能趁势反击,制他于死地,根本无法做到完美防守。因此,四子只能兵行险招,招招搏命。

两人激斗正酣,小野把武士刀舞得虎虎生风,咄咄逼人,四子则于刀光  剑影之中游刃有余,丝毫未见颓势。小野久战不下,不免心中急躁,刀法渐  失精妙,力道却越来越大。行家都知,武学一道最忌气息紊乱,四子刚才便吃了大亏,这回小野却要重蹈覆辙了。这时小野挥刀劈下,四子不退反进,左手举起格挡,右手持刀朝他小腹狠狠捅来。这是同归于尽的打法。小野吃了一惊,无奈招数已老,只得撤刀后退,不想四子右手持刀突然画了个圈,由下往上在小野左臂上划开一道口子,顿时鲜血直流。

小野大怒,调息运上内功,面色立刻变成酱紫色,只见他双手握刀,立于右肩处,右肘端起,远观犹如一只巨大的蜻蜓倒立肩头。他保持着这种姿势 慢慢接近四子,突然挥刀从右肩向左下方猛烈劈下,伴随着瞬间爆发的力量,发出竭尽全力如同猿猴般的暴吼。由于这一刀出刀极快,以至于围观之 人并未看见刀光剑影,只听见那猿猴般的厉叫,让人顿感杀气腾腾,不寒而栗。

四子看见小野的刀法起式,顿时忆起镖爷在世时曾对他提及这招乃是日本萨摩藩最具杀伤力的刀法“萨摩示现流”的起式。不过,四子并不知小野此招其实并非“萨摩示现流”,而是萨摩藩的另一分支,叫作“药丸自显流”。两者的相同之处是都有猿猴般的嘶号,不同之处是刀尖发力不同:“自显流”是用刀刃中段砍人,它的要领是刀举得比“示现流”要高,落下时则更低。这种刀法的最大特点是一刀毙命,充分体现了只攻不守,毫无防备,拼死一搏,不计后果的赌注心态和武士精神。

四子当时只听镖爷说起过“示现流”刀法,并不知还有分支“自显流”,故 而躲闪时躲避了刀的前端,未注意中端,被小野的武士刀刃削去左胳膊一块皮肉,顿时鲜血淋淋,虽说没有毙命,但也惊出一头冷汗。但是,他毕竟也是在刀枪之中滚打多年的江湖老手,未等小野招式用老,便强忍剧痛,闪身一个跨步,避开小野再次扫来的刀锋,冲到小野的左侧,利用小野脖颈向左歪头不便的缺陷,一把抓住他的左臂,用力一拧,只听“咔嚓”一声,小野的肩关节已经脱臼。小野疼得立马松开握刀的左手,只剩下右手挥着武士刀,威力顿时大减。四子却并未就此罢休,紧接着,右手正手握刀自上而下斜挑小野 持刀的右手腕。只见血光一闪,小野的手筋竟被挑断,武士刀脱手落地。

小野怒吼一声,抬脚踢向四子小腹;四子一闪身,乘他左腿未落地之机,挥刀刺进他的腹部,随后上步以左掌猛击他的胸膛。小野急用左肘向内格挡四子左掌;四子则顺势向右转身,右手挥刀横斩小野后颈,鲜血四溅。未等小野反应过来,四子又转到正面,顺着小野右臂内侧向上切断他的喉咙,小野便再无还手之力,只好任凭四子陀螺般围他飞速转了两圈,施展划、刺、 击、带、扎、挑、斩等攻击手段,将他前胸后背变成马蜂窝、血窟窿。这一系列连环刀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一般,前后不过半分钟。

小野终于轰然倒地,少顷,又勉强抬头,费力地竖起大拇指,嘴角挤出一丝笑容:“好功夫,大大好的中国功夫。”

四子浑身是血,身躯晃了两晃终于站直,黑夜里,在无数火把的映照下,像一尊塑像威武屹立。

这场触目惊心、荡气回肠的厮杀,驰魂夺魄。日本兵个个看得心惊肉跳、呆若木鸡。我军将士则群情激昂、叫好不断。

“哪个小鬼子不服,再来与你四爷单挑!”四子连喝3声,再无一人应答。

铃木趁机再次劝降。

山谷突然神经质地大叫一声,发疯般将指挥刀乱舞一通,直砍到筋疲力尽才停止折腾,双手垂刀,沮丧地说道:“投降,不打了!通通的投降!”

趴在地上的小野身子动了一下,吃力地伸出左手,试图抓起武士刀。四子跨前一步,将手中仕女刀高高举起,狠狠落下,扎进他的前胸,鲜血喷出,溅了四子满脸。

小野身子一挺,抽搐了几下,再无声息。

最后一战》
前 言

禹城大战:鲜为人知的中日最后一战(点击观看)

第一章 追 寻

我抬头望一眼天空,那个模糊的身影在浑浊的记忆深处向我走来,慢慢地,所有的一切似乎越来越清晰。我突然感到羞愧,这么多年过去,我竟然将他从记忆中祛除得如此干净。(点击观看)

第二章 毒 刺

肖锋旅长说:“就在最近几天,日军渡边师团131联队山谷大队千余名鬼子进驻禹城火车站,企图在此负隅顽抗。这股日军就像扎在我解放区胸膛上的一根毒刺,若不及时将其拔出,必将后患无穷。”(点击观看)

第三章 血 债

望着静静躺在面前的白雪,四子的心被撕裂一般鲜血四溅。 他想呐喊,想化作一颗炸弹,与小野、与所有的日本鬼子同归于尽。四子揣好刀鞘,默默立下毒誓:纵然追到天涯海角,也要寻回宝刀,手刃仇敌,血债血还!(点击观看)

第四章 进 城

禹城历史悠久,秦始皇时便在此设郡置县,称为“祝柯县”,汉高祖时改县名为“祝阿”。公元759年,唐玄宗李隆基为纪念大禹治水有功,亲赐祝阿县为“禹城县”,从此“禹城”这个地名延续至今,已有上千年之久。(点击观看)


第五章 攻 坚

我军的爆破组迎着枪林弹雨无所畏惧地冲上去,前面的爆破手倒下了,后面的爆破手跨过尸体继续冲锋,枪炮声、喊杀声、冲锋号声汇集成交响乐在天地间回荡。那惊心动魄的场景、排山倒海的气势,让四子瞠目振腕、血脉偾张。(点击观看)

第六章 谋 局

袁也烈说:“以前我们和鬼子大都是打夜战、游击战,很少打 巷战、阵地战,特别是白天打攻坚战,这是一个新课题。但是,无 论条件多么艰难,这一战是山东甚至可能是全国抗日战争的最后一战,我们一定要打好,决不允许这些鬼子在火车站过元旦。”(点击观看)

第七章 爆 破

爆破手们逐个清除碉堡。火光中,一座座碉堡前跃动着抱着炸药包的身影,轻重机枪刮风似的叫,炸药包“轰隆隆”震天动地。前面的战士倒下了,后面的再上;再倒,再上。小碉堡终于被全部清除。(点击观看)

第八章 巷 战

那场黑夜中的巷战打得惊心动魄、充满血腥。我军奋力推进, 敌人全力反扑,双方很快融为一体,难分你我,处处包围,节节切断,大包围中有小包围,横截断中有竖截断,金属撞击声、手榴弹爆炸声、怒吼和惨叫声此起彼伏,在夜空中久久回荡。(点击观看)

第九章 追 敌

嘹亮的冲锋号在空旷的田野上空回荡,我军战士以班、组为单位,似股股旋风卷了出去,每个人的脸上都充满坚毅的杀气,咬着牙、瞪着眼、呐喊着、咒骂着向前猛冲。(点击观看)

第十章 截 击

抬眼望去,漫天的雪花宛如美丽的银色蝴蝶在翩翩起舞,整个世界似烟非烟、似雾非雾。在这晶莹剔透的天地之间,敌我双方厮杀在一起,不时血花四溅,滴落在洁白的大地上,酷似一朵朵怒放的郁金香,格外醒目,却又令人胆寒。(点击观看)

第十一章 拼 刺

双方拼起刺刀,展开惨烈的肉搏战,战场瞬间变成了屠宰场。没有人再开枪,只有怒吼声和刺刀捅进胸膛发出的“噗嗤”“噗嗤”声。士兵们拼命地对杀着,彼此已经杀红了眼。到处是鲜血在喷溅,场面残忍至极,犹如世界末日的降临。(点击观看)


第十一

二章 合 围

一条火龙从西南斜插过铁路,迅速迂回包抄过来。原来是我渤海军区数百名骑兵骑着清一色的蒙古马,一手挥舞着马刀,一手高举着火把,齐高声呐喊着呼啸而至,转眼间冲进鬼子群中,横冲直撞,左劈右砍。鬼子顿时乱了方寸,四下散去。(点击观看)


第十一三

章 格 杀

四子切断小野的喉咙,小野便再无还手之力,只好任凭四子陀螺般围着他飞速转了两圈,施展划、刺、击、带、扎、挑、斩等攻击手段,将他前胸后背变成了马蜂窝、血窟窿。这一系列连环刀一气呵成,如行云流水一般,前后不过半分钟。(点击观看)


第十四

章 落 幕

禹城大战共歼灭日军1360人。其中,禹城火车站之战歼灭日军798人,解放禹城县城战斗歼灭日军260余人,晏城火车站之战歼灭日军300余人。此战之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落幕。(点击观看)


第十五

章 铭 史

我站在徒骇河畔,心中生出无限感慨:历史就如同这波涛汹涌的大河,经历了多少暴风骤雨、惊涛骇浪,只为了永不停歇,奔腾向前!我们能做的就是忠实地记录历史,铭记历史,警钟长鸣,鉴往知来,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点击观看)


作者 陈璞平

陈璞平,祖籍山东禹城,1961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十佳理论工作者。山东省德州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德州市党史专家库总顾问。酷爱党史研究和文学创作,出版有《迷航—1927陈独秀在武汉》《陈独秀之死》《母亲的红色之恋》《无字碑》《兵出渤海湾》《西风烈》《将军泪》《渤海女兵西征记》《乱世兄妹》等多部著作,尤其擅长撰写军事和历史题材作品,享有“红色作家”之称。作品曾荣获4届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等多项国家、省、市作品奖。



编辑:齐文博 马丽萍 王海风 萧腾

阅读量:

满意

0

基本满意

0

不满意

0

打开“奏嘛新闻”看评论

相关资讯